一、顏色的基本知識
顏色:即人對眼睛視網(wǎng)膜接收到的光作出的反應,在大腦中產(chǎn)生的某種感覺。
色調(diào)(色相)(Hue):是指能夠比較確切地表示某種顏色、色別的名稱,是色與色之間的主要區(qū)別。如:紅色、黃色、藍色等。
純度(Chromacity):又稱飽和度或彩度,用來區(qū)別顏色的鮮艷程度。它可以理解為顏色中有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的比例。有色成分的含量越高則顏色越純,飽和度越高;消色成分(指和其它成分的顏色互成補色而能混成為白光的顏色)的含量越高則顏色越灰,飽和度越低。光譜色中的單色由于不含消色成分,所以飽和度最高,為100%;而白色、標準灰色和黑色所含的顏色都為消色成分,所以飽和度最低,為0或者說沒有飽和度.
亮度(Lightness):又稱明度,它表示有色物體的表面所反射的光的強弱程度,區(qū)別顏色的濃和淡。物體對光的反射越強(或吸收越弱),則亮度越高;物體對光的反射越弱或吸收越強,則亮度越低。白色的物體亮度高,是因為它幾乎不吸收光而全部把它反射出去;黑色的物體亮度低,是因為它幾乎不反射光而全部把它吸收。
說明:一般顏色從黃-橙-紅-綠-藍-靛-紫-黑的變化,從深淺來說是變得越來越深,從亮度來說,則顯得越來越暗。顏色的三要素是相互聯(lián)系的。色相決定顏色的質(zhì),亮度和純度都是量的變化。任何顏色只要確定了它的色相、飽和度和亮度,就可以完全精確地確定出它是什么顏色。倘若其中一個要素變化了,那么這個顏色就也變化了,描述或確定一個顏色必須確定它的色調(diào)、純度和亮度。
三原色:染色中,我們所熟悉的拼色染料為:紅,黃,藍;電視機的屏幕則用紅,綠,藍三種色光來拼色。它們所用的三個顏色都具有這樣的特征:其中任何兩色混合都得不到第三色。我們把具有這樣特征的三個顏色叫做三原色,其中一個稱為原色。在應用中,通常要求所選三原色混合后得到的色域,能夠包含所有的色相,但實際上(如染色生產(chǎn)中),由于受染料的性能或用量所限,用紅,黃,藍三原色很難達到很深很純的黑色,所以在三原色之外,往往還需要添加一個黑色來增加深度和暗度。
二 混色:有加法混色和減法混色。
加法混色:是在人眼視網(wǎng)膜的同一點上同時(或迅速交替)射入兩束或兩束以上顏色的光,產(chǎn)生與這些光的顏色不同的另一個顏色的感覺,它是把色光疊加起來的混色方法<把兩束光投射在一起所產(chǎn)生的混合便屬于加法混合,它們混合的結(jié)果使混合光的亮度增加(等于混合前兩光的亮度之和)>?;旌瞎獾纳嗳Q于參與混合各光的色相以及它們的相對強弱,如:紅光和綠光可以混合出黃光或橙光。若兩束光以適當?shù)谋壤旌夏墚a(chǎn)生白光,如紅光與藍綠光,那么這兩束光的顏色稱為互補色。加法混合的三原色是紅,綠,藍。電視機屏幕上的各種顏色便是由紅,綠,藍三原色以加法混合的方式得到的。
減法混色: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色物體疊加在一起而產(chǎn)生的各有物體不同的顏色,我們所用的染料通常都具有這樣的特性:能夠有選擇地吸收可見光譜中某些波段(或者說某些顏色)的光。所以,染料的顏色是它吸收光源中一部分色光后剩余色光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,例如黃色的染料致所以表現(xiàn)出黃色,是因為它吸收了綠、藍等較短波長的光的緣故。正是由于染料的這種吸光性,所以把兩種染料混合在一起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混合色的光亮度將會比混合前小,因而是減法混合。另外,印刷品所產(chǎn)生的顏色也是各種顏色的油墨以減法混合的方式產(chǎn)生的。減法混合的三原色是青藍,品紅,黃,它們分別是加法混合三原色(紅,綠,藍)的補色。
顏色的平均混合:色的平均混合可以用陀螺的例子來說明:先在陀螺面上貼幾種顏色,黃色和藍色然后將陀螺快速旋轉(zhuǎn)起來,這時我們看到的顏色將會是綠色,它是黃色和蘭色兩種顏色在人眼的視覺反應時間內(nèi)頻繁作用于視網(wǎng)膜所產(chǎn)生的一種效果(或假象)。于這種混合的結(jié)果只使色相發(fā)生混合變化,而總的亮度并不改變,所以是平均混合。
說明:三種方式的顏色混合在不同的場合各有用處,掌握了它們的作用規(guī)律,我們便能使世界變得五顏六色,豐富多彩。加法混色三原色:紅、綠、藍 , 減法混色三原色:品紅、黃、青三原色是互相獨立的,其中任何一種都不能用另外二種配得。加法混色三原色和減法混色三原色互為補色,即:紅和青、綠和品紅、黃和蘭,互為補色。在印染工業(yè)中的調(diào)色,是使用幾種染料混合拼色,它屬于減法混色。
三 配色(拼色)
染料拼色三原色:紅、黃、藍。(這里的紅、黃、藍是分別指減法混色的原色品紅、黃、青)。用二種不同的原色相拼可得到橙、綠、紫色、稱它為二次色。用二種不同的二次色拼合,或是任意一種原色和黑色或灰色相拼得到三次色。
拼色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
纖維的性質(zhì):因纖維結(jié)構(gòu)不同,性質(zhì)也不同,因此必須選用與纖維性質(zhì)相適應的染料。如染棉用活性,染滌用分散等。拼色時應盡量選用同類型的染料,這有利于染色工藝的簡化和操作。染料的染色性能要相近。如:直接性、上染速率、擴散性、染色牢度等,否則染后色光不一,在使用過程中褪色程度不同。
拼色用染料的只數(shù)應盡量地少,以便控制色光,拼色時最好不要超過三只染料。如果染料本身就已由幾只染料拼混而成,當用這種染料作主色時,選用拼色后的染料盡可能是染料拼混的成分,以減少拼用染料的只數(shù)。
要考慮染料的各項牢度。包括:日曬、水洗、濕摩擦、汗?jié)n、水漬牢度。
要考慮車間的生產(chǎn)情況,所選染料要方便車間生產(chǎn)。
要考慮成本。在達到客戶質(zhì)量要求的情況下,選擇成本最低的染料。
要考慮同光異譜。主要是要求高的客戶。
要掌握余色原理。余色即兩個顏色有相互消減的特性,如紫光藍色,認為紫光太弱,可以加一些余色(黃色染料)來消減,值得注意的是:余色理論只適應于調(diào)整色光只是微量的調(diào)節(jié),否則用量太多會影響色澤深度和鮮艷度。
四 對色
對色的方法:
選用對應的光源;
樣板必須保持不透光;
樣板和標準板擺放在燈箱的中央;
把標準板放在樣板的右側(cè);
把樣板與標準板呈垂直于看色者平行擺放;
對色時樣板與目視方向呈45°角。
五 調(diào)色
調(diào)色的關(guān)鍵
首先要搞清楚何謂主色料和次色料?我們把決定顏色深度的染料叫主色料,把能調(diào)整顏色色光和鮮艷度的染料叫次色料。主色料和次色料拼色,則得到各種所需要的顏色。主色料與次色料只是相對而言,也即主色料不可能完全單一,次色料也不完全為兩個同時存在。比如:主色料和次色料要很好的配合,才能得到理想的結(jié)果。某顏色,染料確定了,其主色料和次色料的關(guān)系就存在。而且,只有比例最恰當?shù)牟趴傻玫阶罴研Ч念伾?br />
在調(diào)色時,如何調(diào)整主色料和次色料,才能更快地得到更好的結(jié)果呢?最好分兩種情況,一是次色料與主色料比例較大(大于10%)的情況,即顏色比較暗的情況,這種情況比較簡單,按每單個染料的加減乘除計算即可。另一種情況為次色料與主色料比較?。ㄐ∮诨虻扔?0%)的情況也即為較鮮艷的情況,調(diào)整配方最好按次色料與主色料的比例進行調(diào)整。特別是比例小于1%的情況,調(diào)色膽量要大一些,要比現(xiàn)用量少,則可以一筆揮去不回頭。要增加則要大踏步前進,成倍成倍發(fā)展,千萬不要心痛。
在實際調(diào)色過程中,注意染料濃度的變化對染色深度變化的影響及染色飽和性問題對調(diào)色的影響。
當對于淺色、深色和中深色,如需增加同樣中色深度,調(diào)色幅度淺,深色要大于中深色,當染料濃度達到染色飽和濃度后,此時再增加染料濃度對得色量變化影響不大,反而由于染液濃度太大,會引起染料的聚集而導致到得量有所下降。